好多学生是QS的脑残粉,对QS这个榜单推崇备至的,基本选校思路,list清单都从qs里面挑选的。所喜的学校排名升还是降,都能牵动他们的神经。很多学生是只许涨不许跌的深圳配资门户网,学校排名上涨,那就是学校牛,一跌,那就是各种怒其不争。
但说实话,QS这个榜单每年做数据有的时候做的太过分了。好多学校排名贼靠前,都一副虚高的模样,学校自己也不愿木秀于林。本来都各自安好的,徒惹一身骚。
今天我们聊下QS排名贼靠前,但都虚高的几所大学。
No.1 被安排的帝国理工IC!
话说帝国理工IC这个学校未曾打过榜,也没让QS这么搞。但QS偏就这么搞了,连续两年把IC放全球第二。搞得学校申请难度疯狂增加的同时,也引来了一波非议。
就骂的人挺多的,骂的还挺难听的,你IC学校是好学校没毛病,但你好过牛剑,是不是太过火了,说好的英国只有两种学校,一种是牛剑,另外一种是其他学校?再有,全球第二的话,你美国的藤校是单方面不看的吗?完全不用考虑北美那旮沓的指标的吗?
虽然现在的QS版本的确是更看工科,尤其是工程、医学,计算机,自然科学等方向的指标,更偏爱理工科为主的学校。把文科和商学院这种为特色的学校疯狂打压。但也不至于把牛剑都双双摁下来了,就Cambridge这个不至于啊。
说实话,这种虚高把IC给架高了,搞得IC现在申请数量也虚高,很多原本不准备申英国的,也被帝国理工给吸引到了,基本都是顺手一申,太多多国联合申请的都在摸IC这个学校了。申请的人一多吧,学校就开始挑起来了,IC本身就是择优录取的学校,无论本科还是硕士,不但控国际学生比例,还有优先录取机制。有亲生的和非亲生的区别,尤其是硕士。现在的申请虚高,也造成原本有机会拿到ic录取的学生,也纷纷被筛掉了。
就骂归骂,尤其是第一年ic在第二的时候,身边都在骂,不但骂ic,还骂qs野榜。但ic第二年继续坐稳第二的时候,有些人反而适应了,跟着吹捧起ic来了。就是这么无常。
No.2 史上排名新高的港大HKU
话说港大也是好起来了,迎来了高光时刻,2026的qs排名跃升至第11位,属于港大历史上最高的排名了。也是亚洲第二的位置。而在另外一个THE世界大学排名中,港大的排名则是在第35左右,在上海交大排名里面,港大经常连前50都打不进去,往往在60-90前后徘徊。
港大实力能不能到这个位置,咱且不去说。反正港大的在读学生和毕业生自己都是虚的,觉得QS抬举了,给机会了。毕竟港大从26-17-11这种排名的快速跃升,也没增加其他科研实力和国际吸引力。纯粹是版本的青睐。
为啥版本会青睐港校?这其实是双向奔赴,因为澳洲那边不续费了,澳洲搞配额,政府设学生上限,澳洲大学招满80%学生之后,就会被卡签证发放。学校想扩招都做不到,从源头卡你脖子。这样的澳洲,自然不在需要qs给他们打榜冲刺。
但山不转水转,澳洲不要,英国要,英国不要,港校妥妥的要。而且尤其是这几年,本身港新就是关键期。需要回流美国生源,需要在国际上争取更多地位。所以,就如你看到的,港校今年聚体版本排名拉升,坐火箭一样。你说港大强,有实力,捏鼻子认了也没毛病,其他几个挨个都被强化了一遍。这就不是什么实力或机制问题,而是妥妥的利益和人情世故了。
港大能qs第11这个位置,说实话,已经不是虚高的问题了。而是虚报的问题了。从指标来说,你看港大的国际学生比例构成,师资比例,国际学生多样性,科研成果各方面数据,这个学校都拉不起来。学生这块,大部分就是大陆学生和香港本土学生多,然后外加一些海外这边来交换的,对海外的学生吸引力极弱。就这点国际学生比例方面就大掉分,但分居然还很高。就无力吐槽吧,就祝福吧。
No.3 新南威尔士UNSW
土澳这边的学校其实很多学校qs排名都很好,但放在THE排名里面又拉了,放在上海交大排名里面就更拉了。
澳洲的学校说实话,一如既往的整体是受qs版本青睐的,只不过今年开始不需要了,这种青睐会降低。澳洲的qs排名会陆续走低,尤其是明年的版本,整体会被调下来。比如uts这种学校,前百就真的不应该有这个学校的位置。现在前百争夺战,本来就如火如荼的。
澳洲这边的学校,其实几个维度强大的就墨尔本了,其他各方面都弱些。澳洲的学校在生源属性上吸引力也天然不如美国和英国的高校,甚至加拿大的学校排名比澳洲差,但生源多样性反而比澳洲好。
现在喜欢去澳洲的学生基本是印度,印尼,大陆的学生居多。核心生源也是这些为主。比例方面的确比港新这种学校好多了,但好的也有限。
UNSW的确在工程,环境,资源类方向极强,但这个学校文科,整体声誉各方面其实都有短板的,qs过于强化了工科学校的优势,把unsw拉到了太强。但关键是,新南扛不住事啊。一直被骂,一直被吐槽,尤其是2024那届的学生,申请前还是50前后的,入读后直接挺进前20了,这排名提升的,坐飞机一样。该说不说,unsw这个钱砸的也真值,除了排名提升,也带动了申请的3倍量增长,直接把当地的房价都干上涨了。
总了个结:这几个学校,排名是不是虚高已经不重要了,关键是,你要理解。QS这种榜单,每年可能的战略调整。比如26和27版本,依旧是港新版本,港校的学校排名还能上升,还会提升。但提升完之后,又会开始回落,开始版本转移到其他学校。
对于近期就想利用好排名去就业,去争取更多东西的你来说。你该怎么利用好这个榜单为你所用,是你该思考的东西。个人觉得,你申英联邦系统里面的学校,无论是英国还是澳洲,还是港新,看qs就对了,妥妥的帮你把学校上限拉上来的。无限拔高你所在学校的高度,总体打压欧陆以及北美学校,每年还会定期打造明星学校。比如ic就是,今年的港大也是。虚高归虚高,但能入读是真的香啊。
正中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