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九银十楼市现异动:跨省抢购潮引爆市场,核心区域涨幅惊人刚过中秋,房产中介老李的手机就没停过——语音一条接一条,电话那头既有从苏州赶来上海看房的小夫妻按天十倍配资平台,也有纠结要不要从武汉下手成都核心地段的投资者。售楼处里更热闹,国庆假期的上海某改善盘展厅里,洽谈区坐得满满当当,不少人手里攥着异地社保缴纳证明;北京五环外的新盘案场,置业顾问一天要带十几组客户看房,嗓子都哑了还笑着说“这才是金九银十的样子”。这种久违的热闹不是局部景象,数据里藏着更实在的信号:9月全国3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环比微增3%,连续两个月上升,而北京、上海等核心城市的成交涨幅更是超出预期,楼市这波“异动”确实来了。一、抢购潮里的“跨城身影”:核心城市成香饽饽跨省买房的热度,从核心城市的成交数据里能看得明明白白。北京住建委的数据显示,9月北京商品房网签1.43万套,套数和面积环比分别暴涨30%和28%,这可是近4年同期的最高涨幅。上海的表现更亮眼,9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规模环比增长约三成,二手商品房成交环比也超过一成,即便中秋国庆假期受出游影响同比有所下降,但整个“金九”的回暖势头很明显 。这些成交里藏着不少“外来客”。有中介透露,上海浦东的改善型住宅中,约三成购房者来自周边的苏州、嘉兴等地;成都高新区的科技豪宅项目,不乏从重庆、西安专程赶来的买家。这背后是市场的清醒选择:在整体筑底的行情下,核心城市的稀缺资源成了“定心丸”,正如数据显示的,北京、上海新房价格已连续两个月环比上涨,深圳也从8月的下跌转为9月微涨 ,这种稳定性让跨省购房者愿意出手。
二、政策“组合拳”铺路:首付利率双降激活需求楼市的异动,离不开政策端的精准发力。8月底央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新政堪称“及时雨”: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降至不低于20%,二套降至不低于30%,二套房贷利率下限也调整为相应期限LPR加20个基点 。紧接着,核心一二线城市陆续松绑限购、落地“认房不认贷”,相当于给购房者打开了“方便之门”。政策红利很快转化为市场动力。北京的购房者发现,名下无房的话,即便在外地有贷款记录,也能按首套政策享受低首付;上海的外地户籍购房者,满足条件后无需社保满5年就能买房。这些变化直接降低了购房门槛,尤其是对跨省置业的群体来说,此前的资格限制、首付压力大幅减轻。克而瑞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点:9月百强房企销售金额环比提升17.9%,增幅高于去年同期,政策刺激下的需求释放非常明显 。三、分化加剧:核心区涨势猛,弱二线仍探底不过,这波楼市热并非“全面回暖”,分化才是最真实的底色。核心区域的涨幅确实惊人,北京9月网签量环比涨30%,上海新房成交环比涨三成,而这些涨幅主要集中在主城核心板块——北京海淀、上海浦东的改善型住宅,有的因为供应稀缺,价格环比涨幅能达到5%以上,部分一二手倒挂的热门盘甚至出现“抢房”场景 。但与此同时,不少弱二三线城市仍在探底。莆田9月住宅商品房签约335套,相比去年同期的853套降幅明显;沈阳、郑州等城市的二手房价格已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,部分远郊楼盘还在靠降价走量 。这种“冰火两重天”的格局,本质是市场逻辑的转变:投资需求退潮后,大家更愿意为核心城市的优质教育、医疗资源和产业配套买单,而缺乏支撑的区域则难改低迷态势。从整体看,这波金九银十的异动,是政策松绑与自住需求集中释放的共同结果。但想要持续回暖,还得看核心城市的需求韧性与弱二线城市的配套升级进度——毕竟,楼市的健康发展,从来都不是“一刀切”的热,而是有支撑的稳。
正中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